明山区体育局营造全民健身浓厚氛围
清晨,伴随着朝阳冉冉升起,公园内也聚集了越来越多的健身爱好者,太极拳、木兰扇、健身舞、柔力球……有的从容优雅、有的身手矫捷、还有的舞姿绰约,林林总总共同营造出了一片欢乐、祥和的景象。而这样的景象,在明山区内的许多公园、广场都随处可见。
近年来,明山区体育局紧紧围绕“健身、富民、强区”这条主线,不断更新健身理念,完善培训机制,创新竞技方式,坚持以增强人民体质为根本任务,将普及与提高相结合,努力做到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的协调发展和相互促进,实现了全区体育事业在新形势下的新发展和新跨越。
建设体育设施牢固健身竞技之根
明山区体育局以全民健身点儿、室外篮球场、室内体育活动室等为重点,按照城乡一体化要求,加快体育设施建设,尤为注重加强镇(街道)、村(社区)公共体育设施的建设,启动实施了农民健身工程、棚户区场地器材改造等项目。
明山区位于本溪市城区东北部,总面积408.1平方公里,全区辖9个街道办事处,含 25个行政村。现有人口41万。辖区内有中小学小11所,现有在校中小学生11296人。五年来,明山区村、社区共安装健身路径42套300余件;安装篮球架26副、室内外乒乓球台52副,投入体育器材价值近200余万元。规划并逐步建设了“一村一场(篮球场)”、“一办一场(小型体育场)”。不仅如此,明山区政府还投入数千万元相继建设了金山游园、太子河带状公园、育龙游园、高峪山游园等30余处全民健身活动场所。尤其是筹资650万元,占地27万平方米,历时两年时间建成的高峪山公园,体育设施齐全,功能完善,并且全天候向市民开放,目前已经成为深受周边群众喜爱的集休闲、娱乐、健身于一体的大型体育公园,受益居民近3万人。与此同时,明山区体育局还加大对学校操场的改造力度,投入2000余万元,在全市率先完成了学校塑胶操场改造工程,改造总面积达8.2万平方米,现全区中小学人造草坪、塑胶跑道覆盖率达100%,进一步优化了学校体育场地,极大地改善了学生的活动条件,保障了学校体育运动的顺利开展。
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正在建设中的明山区体育馆。体育馆面积近7000平方米,含室内篮球场地2块、市内网球场地1块、市内羽毛球场地8块、市内乒乓球10台、及其他各功能室。目前施工队伍已经进场,预计2015年5月1日之前正式投入使用,此举将结束明山区没有体育馆的历史。
推广群众体育缔结全民健康之花
多年来,明山区体育局以全民健身、增 强体质为目标,努力推广群众体育项目,广泛开展有特点、特色,丰富多彩、健康向上的全民健身活动(如:门球、乒乓球、大众广播操、空竹、柔力球、太极扇等),鼓励和引导各年龄段、各阶层的人群积极参加体育锻炼,营造全区浓厚的全民健身氛围,并适时的向广大社区群众宣传“人人锻炼、全民健康”,“每天锻炼十分钟,强身健体伴一生”的科学健身理念,逐步形成崇尚健身,参与健身的社会环境和社会风气,提高全区人民的健身意识和身体素质。
截至今年初,全区上下现有体育传统项目学校7所、青少年体育俱乐部2个,单项体育协会5个(分别是老年人体育协会、体育指导员协会、乒乓球协会、棋类协会、门球协会)、裁判员及社区体育指导员近千人。每年举办和参加省市级体育竞赛活动10次以上,全区性群众体育活动20次以上,全区经常性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达到总人口数40%以上。参加
市体育局组织的体育活动率达到100%。
提升竞技体育促生运动佳绩之果
明山区体育局在竞技体育工作方面始终坚持“选好苗子,着眼未来,从小培养,打好基础,系统训练”的业训工作方针,重视和加强少年儿童体育学校、体育传统项目学校的建设,形成了以教体结合为重点,体育训练项目定点学校、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和体育协会共同参与的业训格局,积极探索体教结合,全面落实体育后备人才训练布局。单2013年,明山区体育局就向市训练中心输送运动员12名、市体育运动学校输送运动员14名、市射击射箭训练中心输送运动员6名。
不仅如此,在省、市举办的各项体育赛事中,明山区体育局都能积极参与,并取得不错的成绩。如:在辽宁省田径苗子赛中相许获得2010年全省城区组第七名、2011年全省城区组第五名、2012年全省城区组第二名。在去年组队参加的由市体育局组织的县区体校乒乓球赛、篮球赛、足球赛、田径素质赛、滑冰比赛等各项赛事中,均取得了优异的成绩。被省体育局确定为辽宁省2011—2014年段县区体育后备人才输送基地。
用户登录
还没有账号?
立即注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