明山区新农合六项举措确保农民就医补偿利益最大化
落实政策 宣传到位 加强监管 基金专用 信息建设 政策衔接
明山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开展以来,区卫生局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作为破解农民看病难、看病贵的一项惠民工程,在市卫生局、明山区委、区政府的大力支持下,以“落实政策、宣传到位、加强监管、基金专用、信息建设、政策衔接”这六项举措为核心,不断提高辖区农民就医补偿受益度,目前,明山区新农合政策已深入民心,农民群众满意度的逐年增加。
今年明山区参合人数31964人,参合率达到99%以上。截至目前,全区基金总支出为 845.80万元,累计受益群众达5.5万人次,其中,门诊特殊病种有58人次获得医疗费用补偿,补偿金额为36万元。住院补偿金额达到1万元以上108人次,其中3万元以上的有9人次,大病补充医疗保险94人,重症精神病和妇女乳腺癌及宫颈癌有24人。
一、认真执行文件精神,确保惠民政策落实到位
明山区新农合认真领会市里的文件精神,积极落实新农合的补偿政策。随着新农合统筹基金的逐年增加,补偿政策也在逐年改善。各级医院的住院补偿比例现已平均达到60%,今年又增加了14种重大疾病,对肺癌、食道癌、胃癌、结肠癌、直肠癌、慢性白血病、急性心梗的疾病,不设起付线,累计医疗费用在2万元以内的,补偿比例达到70%;对脑梗塞、1型糖尿病、甲亢、血友病,这四种疾病,也不设起付线,累计医疗费用在0.6万元以内的,补偿比例达到70%;在原有的终末期肾病、恶性肿瘤放射治疗、器官移植术后排斥反应、系统性红斑狼疮、儿童自闭症这些疾病的门诊治疗都给予补偿外,今年又增加了儿童丙苯酮尿症,不设起付线,补偿比例均达到70%;其中,终末期肾病补偿比例达80%。
二、加大宣传力度,确保我区农民朋友人人知晓新农合政策
几年来,我区一直把新农合的宣传工作视为工作的源头来做。印制大量的简单明了、通俗易懂的宣传资料,在农村大集、田间地头发放。工作人员还深入到村里挨家挨户的宣传,通过动之以情的唠家常、讲政策及讲述参合农民受益实例、通过电视和平面媒体或刊登网站的方式多方位宣传,并多次组织培训村组干部、村医学习相关的政策进行宣传,确保宣传不留死角、不落一人。在工作人员和社会多方位的配合下,我区参合人数逐年增加,参合率达常住人口的99%以上。
三、加强对辖区医疗机构监管,建立长效机制
为确保新农合基金的安全,明山区着重加强对辖区各级定点医疗机构的监管,采取多种方式并建立长效机制。一是对定点医疗机构进行定期或不定期抽查,同时下发监管意见书。二是利用新农合专网的优势,时时网上监管、网上审核。三是深入定点医疗机构实地检查、入户调查等方式进行监管。一年来共计下达监管意见书130余份,监管频次达4次之多,对于存在的违规问题,依据情节轻重给予严肃处理,并及时汇报给上级主管部门。
四、加强基金管理确保专项专用
明山区严格管理新农合基金,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,专款专用,要求不得用于参合农民医疗费用补偿以外的任何支出。同时加强基金收支预算管理,按年度编制新农合基金的下年预算,加强票据管理、现金管理和资金划拨流程等一系列的基金管理工作。
五、注重信息化建设,实行统一网上管理
明山区一直非常重视新农合专网的信息化建设,目前已发展成市、区、乡、村四级网络信息平台。全区三家涉农直属医疗单位及18家村卫生室全部采用医院管理系统和财务电算化软件,实现了医生看病采用电子处方、打印收据、财务网上结算的一系列的管理模式,即方便了农民朋友就医,也更体现出新农合科学规范的管理模式。
六、民政救助与新农合政策有效衔接,切实解决农民的实际困难
从2009年开始至今,为了更好的解决困难农民的实际困难,我区新农合医疗补偿政策与民政医疗救助政策在网络技术、服务管理和费用补偿等方面积极做了有效衔接。几年来,民政救助累计达6800人次,救助金额91万元,切实解决困难农户经济问题。
用户登录
还没有账号?
立即注册